一、大赛背景与概况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指导思想,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并全面提升大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加强个人隐私保护能力,提高信息安全基本防护水平,为我国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发现、选拔优秀信息安全人才,经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批准,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基地于2020年6月-7月举办了“2020年大学生网络安全知识竞赛”。
知识竞赛期间,全国共有近600所高校、约6万名大学生报名,最终近3万人参赛(受疫情影响),2千多支团队的1万人余人晋级决赛。报名参赛人员免费学习了基地研发的信息安全意识培训和网络安全水平能力课程。通过形式多样的在线培训和实操练习,系统地培训他们网络安全专业知识和技能,切实提升了参赛选手的网络安全意识、基础安全知识与基本技能,极大的激发起他们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风险防范能力的学习激情。
历经近两个月的激烈比拼,最终根据竞赛战绩评选出团队奖、个人奖、指导教师奖、优秀征稿奖等奖项,并由基地颁发相应的奖励。本次大赛相关人员对活动的组织和效果给出了较高的评价,本次赛事取得圆满成功。
二、大赛组织形式
本次比赛分为2个阶段:
1、资格赛
资格赛主要考察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通过资格赛为总决赛的必要条件。资格赛成绩不带入总决赛。
· 参赛资格:全国各类高、中等院校在校学生。
· 比赛形式:个人网络竞赛。由各个参赛院校组织学生自主报名,统一由当地竞赛协办单位汇总,进行网上注册、学习,并组织安排参赛。
· 比赛题型:客观题,50道单选题。
· 竞赛培训:ISAT在线视频培训课程。
· 通过条件:满分100分,试卷成绩达到80分及以上。
· 报名方式:由各地协办单位组织。
2、全国总决赛
全国总决赛主要考察参赛选手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比赛形式:团队网络竞赛,在统一规定的时间同时开始比赛。
· 组队规则:
· 参赛院校根据通过资格赛的学生名单自由组队,每个院校组队数量不限。
· 每队5名参赛选手,1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可兼多队)
· 参赛选手资格赛成绩在80分及以上者。
· 比赛题型:100道单选题。
· 竞赛培训:NISP一级在线视频培训课程。
· 报名方式:由各地协办单位组织。
三、大赛时间表
本次大赛分为两个部分进行。大赛准备期间,穿插各类市场活动,整个活动大致时间表如下:
四、大赛奖项设置
本次大赛设置团队奖项、个人奖项、指导教师奖项及其他特殊奖项等,所有奖项在总决赛以后产生:
1、团队奖
评比规则:
1)成绩优先:按照团队总成绩排名。
2)时间优先:在总成绩相同情况下,按照用时由短至长排名。
3)总成绩、用时相同情况下,排名并列。
奖项设置:
· 特等奖:1支团队 颁发获奖证书及奖杯。
· 一等奖:2支团队 颁发获奖证书及奖杯。
· 二等奖:4支团队 颁发获奖证书。
· 三等奖:若干团队 颁发获奖证书。
2、个人奖
评比规则:
1)成绩优先:按照个人竞赛成绩排名。
2)时间优先:在竞赛成绩相同情况下,按照用时由短至长排名。
3)竞赛成绩、用时相同情况下,排名并列。
奖项设置:
· 特等奖:特等奖:5名
免费加入基地进行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计划,免费获得NISP一级认证证书,免费参加NISP二级、专项培训考试;
通过专项考核后,提供为期半年的带薪实习,毕业后由基地或知名安全厂商录用,承诺入职薪资不低于20万元年薪。
· 一等奖:25名
获奖者免费获得NISP一级认证证书,免费参加NISP二级、NISP专项培训认证考试,成绩合格者,基地提供高薪就业推荐工作机会。
· 二等奖:100名
获奖者免费获得NISP一级认证证书,免费参加NISP二级培训及认证考试,成绩合格者,颁发NISP二级证书。
· 三等奖:300名
获奖者免费获得NISP一级认证证书,免费参加NISP二级培训。
3、指导教师奖
评比规则:
大赛评委会根据指导教师组织参赛团队数量、参赛团队成绩、参赛选手投稿数量等因素,综合评比。
奖项设置:
· 奖励优秀指导教师:25名
颁发优秀指导教师奖状。
免费参加NISI讲师培训考试,成绩合格者颁发证书。
4、特殊奖项
1)凡是参加资格赛的学生,可以获得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人才服务网会员资格,并进入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库,获得专业人才推荐服务。
2)凡是参加资格赛成绩达到80分者,可以免试申请ISAT证书。
3)所有参加总决赛的队伍指导教师均可免费参与NISP二级线上培训。
4)凡是参加总决赛成绩达到80分及以上者,可以免试申请NISP一级证书。
五、大赛课程安排
六、大赛数据分析
1、资格赛各地区参赛情况
资格赛人员分布于全国的十六个省(自治区)中,其中人数较多的地区为广西、河南和江西。
2、总决赛各地区参赛情况
总决赛人员分布于全国的十六个省(自治区)中,其中人数较多的地区为广西、河南和江西。
3、不同教育类型的院校参赛情况
所有参赛人员中,本科生占比最高。
4、参赛人数排名前五的院校
七、经验和不足
1、经验
1,此次竞赛作为国家网安基地第一届大学生网络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其成功举办具有里程碑意义,在活动宣传、大赛实施、人才发掘、社会影响等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活动得到指导单位、协办单位和承办单位的大力支持,参与的院校规模、学生数量和层次水平良好,这与基地的授权培训机构平时的工作积淀是密不可分的。
3,对参赛学生普及了信息安全知识和技能,激发了广大学生学习信息安全知识、投身信息安全领域的热情。
4,赛事备受瞩目,各平台纷纷采访报道精彩赛程。
5,延申影响效应大,大赛“网络安全在我身边”征稿活动在今日头条获得499万的阅读量。